行业内外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内外

一文读懂危化品供应商的现代化管理方向!
2789

随着近年来我国危化品生产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及产业链的延伸,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危化品生产和应用大国,危化品在流通环节的安全也日益被社会公众所关注。


移动互联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危化品安全管理提供更加有效、更多样化的手段,供应商应紧随技术的进步,将更多现代化管理手段运用于安全管理上。


生产轻物流是隐患


据国家安监总局和消防部门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危化品事故中,77%发生在运输阶段,9%发生在储存阶段,两项合计高达86%。危化品在流通环节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近年来,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危化品流通的安全法律法规,加强了流通环节的安全风险管控,但是重特大事故仍然较多。


自2005年起,我国危化品流通环节共发生事故1900余起,造成1500多人死亡,6000多人受伤,其中重特大事故约占总数的8.6%。如2014年“3·1”晋济高速公路隧道危化品燃爆造成40人死亡;2015年“8·12”天津港危化品仓库火灾爆炸,造成165人死亡,8人失踪,并造成严重的生化危机。


从与化工销售相关联的危化品安全管控来看,这些事故发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观念上重生产,轻物流


重生产轻物流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管理者在经营决策过程中,因受制于预算往往优先保证关键装置设备的投入,轻视对物流设施的投入,由此埋下了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有的企业原料罐容严重不足,重载车辆被迫长时间在厂区内外滞留。有的企业对接卸设施缺乏必要维护,装卸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因此,在重生产轻流通观念的影响下,安全第一成为了空谈,安全事故不可能避免。


体系不完善,制度不落实


梳理近几年安全检查结果发现,一些下游企业和物流服务商管理体系及制度落实情况令人堪忧。具体表现为四点:一是未能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各项制度没有做到无缝衔接,存在管理盲区。二是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对安全风险、“三违”现象习以为常。三是安全工作形式主义严重,原则性要求多,实际措施行动少,“两张皮”现象突出。四是安全制度修订不及时,员工培训未跟上,法律法规贯彻不彻底。


管理上按传统,凭经验


经验和传统管理方法早已被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所替代,但是陈旧的理念在当今的安全管理中仍然还很盛行。一些管理者和现场人员总是凭经验、抱侥幸地处理问题,始终解决不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习惯”。殊不知,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它的偶然性,更有它的必然性,错误的惯性思维和行为习惯,必将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用工标准低,素质差


2012年8月24日,上海某环氧乙烷用户委托的一辆罐车在卸货时,槽罐顶部快速接头脱落,车内带压环氧喷出,驾驶员当场中毒倒地,车辆押运员在未作任何安全防护的情况下贸然上前施救,最终2人均中毒身亡。这是一起典型的因作业人员专业知识缺乏、能力素质低下造成的伤亡事故,教训十分深刻。当前,一线操作人员用工标准低、能力素质差的现象依然突出。集中表现在:一是作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整体素质普遍不高。二是因待遇低,操作人员归属感差,责任感差,安全意识差。三是用工随意,员工流动性大,物流行业尤为突出,甚至不乏有新员工未接受培训直接上岗的现象。



危化品高速公路泄露救援演练


危化品供应商是源头


供应商在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家合格的供应商,必须切实担负起管理责任。


硬件设施投入责任


硬件是安全管理的基础,离开了硬件谈安全,就好比无根之木,一切皆是妄谈。若是在硬件上吝于投入,得过且过,即使再好的安全管理体系也无济于事。因此,供应商在履行安全责任时,首先要在硬件上舍得投入,运用先进手段从技术上控制安全风险。


合作伙伴准入管理责任


流通环节的安全离不开合作伙伴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优秀的合作伙伴能够对供应商的业务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可能会拖累双方的发展。所以在签约之前,供应商应利用各种渠道对合作伙伴进行充分调研,关注其资质和管理能力,了解其安全体系建设、以往的安全事故和人员配备等情况。


过程安全监管责任


流通环节的安全离不开对合作伙伴持续的监管。供应商应通过各种监管措施使合作伙伴的安全管理能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如近几年化工销售借鉴了巴斯夫和B P等企业的经验,建立有自身特点的安全监管体系,通过建立服务商准入与复审制度、战略与标杆服务商的评选激励,以及“黄牌”警告和“红牌”清退等机制,使物流服务商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延伸管理责任


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对企业的要求已不仅仅限于创造财富,更多地要求企业关注公众的利益,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一个合格的供应商,需要主动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延伸管理。通过对上下游客户安全管理情况的关注,以及推动隐患治理、改善管理,确保经营的危化品安全地交到客户手中。同时,通过对包括物流服务商在内的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指导、教育培训和经验分享等无偿服务,提高合作伙伴的安全管理能力。


走现代化管理的捷径


新《安全生产法》的出台,特别是天津“8.12”事故发生后,政府部门对危化品的安全监管不断加强,一些规章制度已不再适应新的要求。因此,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应对安全制度进行系统修订和完善。在修改过程中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还要彻底解决“两张皮”现象。


危化品经营特点是流通环节多、涉及主体多,各主体的管理标准不尽相同。只有推动地区性、行业性标准的建立,制定标准一致的管理规范,才能避免监管漏洞和死角。化工销售近两年与海事等部门共同推行了化工品船舶和车辆认证制度,在运载工具上守住第一道防线。同时,还注重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协助中物联危化品分会制定了物流服务标准和规范,填补了行业空白。


危化品物流对从业者有着较高的素质要求,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决定了安全运营能力。为此,必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一是引进专业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二是推动行业间交流,鼓励向行业标杆学习。三是重视开展案例教学,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化工销售每年会有针对性地安排专题教育和培训,有效提高了物流服务商的专业能力。


在政府全面加强安全监管的大背景下,作为供应商更应该“扎紧篱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是有效措施之一。一是普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二是建立风险管理机构,开展风险识别和隐患治理。三是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四是将风险管理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突出风险管理的重要地位。


移动互联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危化品安全管理提供更加有效、更多样化的手段,供应商应紧随技术的进步,将更多现代化管理手段运用于安全管理上。


目前,日益增长的危化品运输量与混乱的物流市场、落后的标准和不规范经营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给危化品流通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为此,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切实加强对物流环节的安全监管。一是推行“飞行检查”制度,对发现的重大问题要进行全过程的整改跟踪和复查。二是加强对运载工具的认证检查,确保运载工具处于完好状态。三是加强对物流运作过程的检查,通过物流管理系统对车辆船舶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四是协同生产企业开展车辆门禁检查和船岸检查。五是推动服务商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建立物流安全监管信息共享机制。


化工销售近十年推进配送制服务的实践表明,除了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外,实行危化品配送能发挥社会分工优势,节约资源,还能对销售、接卸货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为货物的安全转移提供保障,更能体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


危化品安全的现代化管理


装卸环节——以技术手段逐步实现以机械化、电子化替代人工作业控制。如在储罐和运载工具上安装高位报警系统,避免冒罐;发货实行质量流量计控制,做到定量装车,防止超载超限;装车现场配备车辆排队叫号系统,保证车辆有序作业;仓库和储罐安装远程监控系统,便于货主随时掌控货物动态。


运输环节——在完善GPS监控系统的同时,对运载工具要普及使用3G视频和记录仪。在长途运输和夜间行车的车辆上安装防疲劳提醒设备和车胎报警设备,确保道路交通行车安全。推广使用电子铅封,使货主在远程了解货物完好状况。


管理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是物流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必将成为危化品物流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物流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供应商对第三方物流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使流通环节各种信息长期保存,便于相关各方即时掌握和共享信息,从而避免像天津“8.12”事故在爆炸发生后无法准确取得存储货物信息的情况。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是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危化品流通环节中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监督和预警作用,使危化品流通管理逐步迈向智能化。化工销售在2014年提出了物联网战略,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融合、高共享”为目标,提升物流自动化、可视化、柔性化、智能化和全球化水平,全力打造化工品智能物流。


近两年,化工销售除了做好运输和储存过程的安全管理外,还开展了“向上”延伸至接货环节、“向下”延伸至卸货环节的安全管理。“向上”延伸是通过在生产企业的驻厂办人员和库区委派人员,实施对物流服务商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管。“向下”延伸是开展对用户接卸设施的安全评估,协调好物流服务商与用户的作业界面和操作责任。对于发现的缺陷和隐患,督促相关方及时进行整改,通过延伸管理实现产品销售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上一篇:网站对传播内容担责不容质疑 下一篇:【物流学术年会展播】物流业发展战略专题分论坛(下)